文章來源:投資界
全球巨頭都入局了無人便利店,711會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戰(zhàn)嗎?
不會!
為什么?
因為711也入局無人便利店啦!
投資界2月2日消息,據臺灣當地媒體《遠見》報道,臺灣711的首個無人便利店“X-Store”在其臺北總部亮相。據悉,“X-STORE”著眼消費者,主打“無人商店”概念。
面對亞馬遜的首家無人便利店Amazon Go、
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淘咖啡、騰訊的首家無人便利店We Life、京東的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等巨頭在無人零售領域的接連入局,便利店巨頭711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,如今,它終于也要參戰(zhàn)了!
無人便利店毀譽參半,711入局是福是禍?
從全球視角來看,早在10年前,歐美國家就已經開始探索便利店“無人化”的運營模式,伴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幻,2016年,亞馬遜推出 Amazon Go 無人便利店。
隨后,馬云等國內互聯網知名企業(yè)家也開始大力推廣“新零售”和“無人零售”概念,一時間,資本匯聚、風口已成。
但是熱鬧場面熙熙攘攘已經持續(xù)了近兩年,無人零售卻依然毀譽參半。在國內資本市場,投資人對待無人零售的態(tài)度存在著嚴重的分歧。
站在VC的角度,熊貓資本毛圣博多次公開表示不看好無人便利店,他認為:“首先,VC投資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,偏好市場規(guī)模大的項目,并且要求短時間內做到很大的量。但便利店即使是無人化,可能也較難快速爆發(fā);其次,我們看傳統(tǒng)便利店,全家于2004年進入中國,2014年開了1530家店,才打平,說明這個生意很需要規(guī)模;最后,你會發(fā)現,人在便利店這個生意中發(fā)揮了很重要的作用,因為所有這些便利店的商品大多是日常標品,沒有太大差異,只能在盒飯上、咖啡上、服務上去做差異。”
創(chuàng)新工場李開復則認為“OMO”時代即將到來,而“無人化”是這個時代重要的一環(huán),作為無人便利店F5未來商店的投資方,李開復認為無人便利店提升了效率、降低了成本,并且做到了精準營銷。
一直以來,在便利店領域,711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動的,無論是商業(yè)模式還是發(fā)展規(guī)模,711的成功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值得業(yè)內去揣摩、研習的經典案例。
所以,當電子商務瘋狂擠占實體商店的市場份額,當“無人零售”或者“新零售”概念風靡全球。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711會怎樣應對時代給予它的挑戰(zhàn)。
據臺媒報道,711的“X-STORE”門店面積約60平方米,銷售包括零食、方便食品等商品,商品總數不到1000個。
目前,“X-Store”尚處于內部測試階段,營運時間為早7點到晚7點,且只對7-Eleven內部員工開放。至于何時將此無人便利店對外開發(fā)、甚至進行商業(yè)化復制和推廣,尚不得而知。
無人便利店蔚然成風,但是全家依然說“不”
據新芽數據庫不完全統(tǒng)計,2017年已經有超過20個無人經濟類項目獲得融資,累計吸金達數十億人民幣,幾十家VC/PE入局,還有阿里、騰訊、京東、娃哈哈等巨頭也參與其中,很多項目的融資速度已經坐上了火箭。
另一方面,還有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為389.4億元,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(fā)紅利期,2020年的預計增長率可達281.3%,至2022年市場交易規(guī)模將超過1.8萬億元。同時,預計2017年我國無人零售商店的用戶規(guī)模僅為600萬人,未來五年用戶規(guī)模將大幅增長,至2022年可達2.45億人。
簡言之,就算無人零售是一個“偽需求”,資本也早已讓它變成了真風口。但是從項目落地到打開市場,以及前文提及的“快速復制和爆發(fā)”都仍然讓這個行業(yè)面臨質疑和挑戰(zhàn)。
盡管“無人便利店”已經席卷全球,甚至便利店巨頭711也開始“試水”,但是巋然不動者依然有之。比如,另一個便利店巨頭——全家。
全家董事長葉榮廷在接受臺媒采訪時強調:“要是我們開無人商店,加盟者就統(tǒng)統(tǒng)不用玩了”,他認為,顧客需要經營,尤其便利商店聚焦小商圈,更需要深耕,而無人店目前無法做到深耕。
不過,全家也在考慮節(jié)省人力成本,目前全家方便正在和國內一些負責自助收銀系統(tǒng)的企業(yè)接洽,旨在“如何讓店員更輕松”,預計每店每年可省下858工時,并且,據界面新聞報道,全家目前暫無開設無人便利店的計劃。